Please wait a minute...
   金融研究
  2017年, 第7期, 总第445期 出版日期:2017-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人民币汇率、成本加成率分布与我国制造业的资源配置
刘竹青, 盛丹
金融研究. 2017, (7): 1-15.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001-15
摘要 ( 1056 )     PDF (1323KB) ( 336 )  
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分布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显著降低了我国制造业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出口汇率升值和进口汇率升值均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分别降低了新进入/退出企业(即扩展边际)和持续存在企业(即集约边际)的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且对前者的作用更突出;(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企业加成率分布的影响还依赖于企业的所有制特点和劳动密集度。最后,本文机制检验部分证实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通过改变企业的价格分布和边际成本分布两个渠道影响了加成率分布,即存在明显的价格分布效应和边际成本分布效应。
利率走廊、利率稳定性和调控成本
牛慕鸿, 张黎娜, 张翔
金融研究. 2017, (7): 16-28.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016-13
摘要 ( 1657 )     PDF (1214KB) ( 58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都完成了从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框架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及之后,许多国家采用了显性的或隐性的利率走廊。本文建立若干理论模型来描述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1)利率走廊操作可以较为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降低市场利率波动;(2)利率走廊可以减少市场对流动性的“囤积性需求”,从而降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成本;(3)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综合考虑货币市场利率敏感度、调控成本、外部冲击的频率和幅度等因素。文章认为,我国在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的过程中也应建立利率走廊机制,以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率,提升未来政策利率的市场认可度和基准性,为利率的有效传导提供基础。
金融异质性、金融调整渠道与中国外部失衡短期波动——基于G20国家数据的门限效应分析
刘威, 黄晓琪, 郭小波
金融研究. 2017, (7): 29-44.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029-16
摘要 ( 928 )     PDF (1471KB) ( 492 )  
本文基于Hansen提出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在构造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差额的短期外部失衡指标基础上,利用G20国家面板数据从国家间金融异质性视角检验了金融渠道调节外部失衡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代表金融市场结构差异的国内私营部门银行信贷/GDP、权益证券组合投资净流入/GDP和银行贷存比指标,及代表金融干预水平差异的总储备资产/GDP指标,会使金融渠道调节失衡产生门限效应,而代表金融开放度的指标在短期内门限效应不显著。这也是导致中美两国金融渠道调节失衡效果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中国应通过调整金融市场结构、降低对银行间接融资依赖、提升对外投资收益率、在保证充足调控能力基础上适当减少官方储备等,提升金融渠道调节外部失衡效用。
技能结构的地区差异:金融发展视角
申广军, 欧阳伊玲, 李力行
金融研究. 2017, (7): 45-61.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045-17
摘要 ( 985 )     PDF (1740KB) ( 276 )  
通过引入“资本技能互补”假说和异质性劳动力市场,文章分析了金融发展如何通过促进资本深化提高了企业对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和技能溢价;较高的技能溢价吸引工人(尤其是技能劳动力)流入,从而提升了城市的技能人口比重。人口数据显示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技能结构差异,并且这一差异持续扩大。基于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技能人口比重较高。使用不同的指标、模型和实证方法,都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技能结构的地区差异和劳动力结构性流转的动因,并对建设新型城镇化有政策借鉴意义。
金融结构、双向FDI与技术进步
景光正, 李平, 许家云
金融研究. 2017, (7): 62-77.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062-16
摘要 ( 1150 )     PDF (1426KB) ( 394 )  
基于1990—2014年6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系统研究了金融结构对一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检验了双向FDI中介效应的存在。研究表明:(1)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有利于推动一国的技术进步,克服了内生性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后,结论依旧稳健。此外,随着一国技术层次的提升,金融市场对其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呈依次递增趋势,但金融市场在金融结构中的比重并非越高越好,一国需要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最优金融结构。(2)中介效应整体检验发现,双向FDI是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一国技术进步的两个渠道,OFDI发挥的中介效应要大于FDI。(3)分组检验发现,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向FDI均存在中介效应,但发展中国家双向FDI发挥的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贡献更为显著。
关于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若干思考
姚前, 汤莹玮
金融研究. 2017, (7): 78-85.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078-08
摘要 ( 2875 )     PDF (912KB) ( 2705 )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可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推出,中央银行发行的传统纸质货币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数字货币可能成为未来货币发行、支付模式的发展方向。本文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货币概念、理念发展,总结了理想的数字货币需要具备的特征;在技术层面,在对区块链技术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货币系统应兼收并蓄包括区块链在内的各种成熟技术;在实践层面,在总结若干需要重点考虑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要点。
P2P借贷中投资者的理性意识与权衡行为——基于“人人贷”数据的实证分析
胡金焱, 宋唯实
金融研究. 2017, (7): 86-104.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086-19
摘要 ( 1024 )     PDF (1726KB) ( 555 )  
本文借助P2P平台“人人贷”的数据,通过期望效用理论来探究网络借贷投资者是否具有理性意识来对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会表现出对收益的追求和对风险的规避,且当收益与风险同时存在时,存在一个投资者偏好程度最强的利率水平。研究还发现,投资者偏好程度最强的水平利率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结果与期望效用理论所揭示的理性投资者会具有的行为表现相一致,从而说明P2P投资者是具有理性意识的,这保证了P2P借贷的投资者不属于完全非理性投资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P2P借贷能够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以及提升资金供需匹配的效率,同时也有效防范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
银行信用评级的信息质量及其次级债事前约束
许友传
金融研究. 2017, (7): 105-122.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105-18
摘要 ( 874 )     PDF (1669KB) ( 404 )  
本文研究了银行信用评级的信息内容和信息质量及其在次级债风险定价或事前约束中的反映情况。研究表明信用评级不仅在次级债风险定价中得到了显著反映,还非充分内嵌了政府隐性救助预期和银行风险特征等丰富信息;较之主体信用评级,上市银行风险的市场测度指标能更显著地解释次级债的发行溢价,然而,投资者在政府隐性救助预期下进行了“扭曲”的风险定价,它们不仅未对上市银行的风险承担给予应有的市场约束,反而还可能鼓励其未来更大的风险承担倾向。研究表明,将次级债事前约束的缺失归咎于外部评级失当以及非效率市场不能提供有价值的风险信号有失偏颇。
大宗商品与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基于融资流动性的视角
胡聪慧, 刘学良
金融研究. 2017, (7): 123-139.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123-17
摘要 ( 1245 )     PDF (1428KB) ( 645 )  
本文旨在借鉴融资流动性理论探讨大宗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联动性演变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自2000年以来,大宗商品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巨幅波动,本文构建的流动性指数可以解释二者相关性变化的17%。当流动性状况恶化时,大宗商品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显著上升,而且市场状况对相关性的影响也源自流动性的差异。本文研究表明,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状况的变化是影响大宗商品与股票市场联动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不仅为探讨大宗商品与股票市场间联动性提供了新视角,而且对大类资产配置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机构投资者信息共享会引来黑天鹅吗? ——基金信息网络与极端市场风险
陈新春, 刘阳, 罗荣华
金融研究. 2017, (7): 140-155.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140-16
摘要 ( 1164 )     PDF (1486KB) ( 615 )  
极端风险的形成机理是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以重仓股为链接的基金信息网络模型,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传递对极端风险的影响机制。本文的结果表明:基金持股之间的信息网络密度不仅会增加股票总体和特质风险,而且会显著加大股票极端下跌和极端上涨的概率,其中对极端下跌市场的影响更大,也即基金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容易引发黑天鹅事件。此外还发现,当流动性成为极端市场风险的主要推手时,基金信息共享机制对极端市场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因此基金信息共享机制与流动性二者之间对极端市场的形成存在着替代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更好理解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对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丰富投资交易策略也有一定启示。
分析师修正信息、基本面分析与未来股票收益
张然, 汪荣飞, 王胜华
金融研究. 2017, (7): 156-174.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156-19
摘要 ( 1393 )     PDF (1616KB) ( 810 )  
本文基于日历时间组合方法检验中国A股市场分析师修正信息的投资价值。研究发现,分析师发布的盈余预测修正和投资评级修正最具信息含量,投资者既未充分意识到两类修正的信息含量,也未充分意识到明星分析师和普通分析师能力的差别。根据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和投资评级修正构建套利组合,能分别获得月均1.34%和0.92%的经三因子模型调整的超额收益。本文进一步指出,分析师修正信息的投资价值来源于其基本面分析的能力。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和投资评级修正能够显著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标准化未预期盈余和盈余公告窗口期超额收益,并且套利组合的超额收益集中在盈余公告窗口期。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作用、提高市场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的选择: 基于众筹平台与企业家声誉的视角
刘波, 刘彦, 赵洪江, 冷梦玥
金融研究. 2017, (7): 175-191.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175-17
摘要 ( 1109 )     PDF (1640KB) ( 310 )  
本文研究了众筹平台与企业家的声誉对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这两种众筹模式选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理,在发现众筹平台和企业家声誉对发起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的正向促进作用基础上,比较并提出了两种众筹模式的选择条件:(1)当产品质量较好而股权众筹投资者却并不偏好产品时,无论众筹平台声誉如何,预售众筹均占优,而企业家声誉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预售众筹的优势;(2)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小时,若平台声誉弱,起投门槛低的股权众筹占优,若平台声誉高,则预售众筹占优;(3)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大时,无论众筹平台与企业家声誉如何,起投门槛低的股权众筹均占优;(4)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适中时,若企业家声誉较弱且平台声誉较弱,股权众筹占优;若企业家声誉较弱且平台声誉较强,预售众筹占优;若企业家声誉较强时,无论平台声誉如何变化,股权众筹均占优。
凯恩斯选美竞赛与分析师预测偏差行为——基于高阶预期的研究视角
游家兴, 周瑜婷, 肖珉
金融研究. 2017, (7): 192-206.   DOI: 10.12094/1002-7246(2017)07-0192-15
摘要 ( 1040 )     PDF (1549KB) ( 343 )  
现实中,分析师一方面难以坚持已见,往往随行就市改变自己之前给出的预测数字,即所谓的“变脸行为”;另一方面常常盲从因袭,呈现出明显的羊群特征。本文在凯恩斯经典的选美竞赛理论框架下对此展开讨论,提供有别于已有研究的新解释,以期拓展我们对分析师预测偏差行为根源的认识。基于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1)分析师行为存在选美竞赛现象,他们在预测时会倚重于市场上其他参与者的平均看法(高阶预期),而这也导致了变脸行为的发生;(2)分析师选美竞赛效应与其预测趋同行为密切相关,即分析师越倚重于高阶预期,其做出勇敢预测的可能性越小,羊群特征也越明显;(3)与一般分析师相比,明星分析师对高阶预期的依赖程度有所减轻,表现出的选美竞赛效应和羊群行为特征都有所减弱。

1980年创刊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学术委员会
获奖情况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查稿
稿件模板
投稿指南
   
审稿中心  
专家在线审稿
审稿须知
 
在线办公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编辑部公告 更多>>
《金融研究》2022年度优秀论文结果公示
《金融研究》2021年度优秀论文结果公示
《金融研究》2020年度优秀论文结果公示
中国金融论坛·第十二届《金融研究》论坛征文启事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与 《金融研究》编辑部绿色金融学术征文启事
年度优秀论文 更多>>
学术活动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银行业协会

扫描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金融研究》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10298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