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融研究  2015, Vol. 426 Issue (12): 130-145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负债融资与债务结构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872;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The Effect of Shareholding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n Debt Financing and Debt Structure:Evidence from Listed Firms
HUANG Xiaolin, ZHU Song, CHEN Guanting
School of Busines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usiness School,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
下载: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本文通过对2007年至2011年我国A股615组配对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持股金融机构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债务资金,包括短期债务资金和长期债务资金,而且有利于企业改变负债结构,即提高融资成本较低的短期债务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较高的长期债务。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企业而言,民营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更有利于改变其债务融资水平与债务结构。进一步区分金融机构类型后发现,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负债融资和债务结构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持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关键词:  持股金融机构  负债融资  债务结构    
Abstract:  Based on 615 pairs of paired-firms from 2007 to 2011, the paper finds: shareholding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ot only can bring more debt capitals to holding firms, including short-term debt and long-term debt, but also can change their debt structure by increasing the short-term debt financing and reducing the using of long-term debt. Besides, the influence of investing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n debt financing and debt structure is more evident in non-state-own enterprises comparing to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urther dividing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to two groups, we fi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shareholding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n firms’ debt financing and debt structure is due to the shareholding in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ather than shareholding in banks.
Key words:  Shareholding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ebt financing    Debt structure
JEL分类号:  G32   G11   M41  
基金资助: *本文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2047,7130202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WYB35)、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YETP0298)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JGB010)的资助。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建议。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  黄小琳,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mail:mailhxl@163.com. 朱 松,通讯作者,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Email:zhusong@bnu.edu.cn. 陈关亭,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ail:chengtg@sem.tsinghua.edu.cn.
引用本文: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负债融资与债务结构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 2015, 426(12): 130-145.
HUANG Xiaolin, ZHU Song, CHEN Guanting. The Effect of Shareholding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n Debt Financing and Debt Structure:Evidence from Listed Firms.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2015, 426(12): 130-145.
链接本文:  
http://www.jryj.org.cn/CN/  或          http://www.jryj.org.cn/CN/Y2015/V426/I12/130
[1] 曹敏、何佳和潘启良,2003,《金融中介及关系银行——基于广东外资企业银行融资数据的研究》,《经济研究》第3期,第44~53页。
[2] 陈栋和陈运森,2012,《银行股权关联、货币政策变更与上市公司现金管理》,《金融研究》第12期,第122~136页。
[3] 陈栋、翟进步和陈运森,2012,《参股保险业与企业流动性风险管理:基于货币政策变更背景》,《保险研究》第2期,第80~88页。
[4] 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2011,《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
[5] 胡援成和刘明艳,2011,《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面板数据分析》,《管理世界》第2期,第175~177页。
[6] 蔺元,2010,《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效果分析——基于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视角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第5期,第153~160页。
[7] 罗党论和甄丽明,2008,《民营控制、政治关系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第12期,第164~178页。
[8] 肖作平和廖理,2008,《公司治理影响债务期限水平吗?——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第11期,第143~156页。
[9] 齐寅峰、王曼舒、黄福广等,2005,《中国企业投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管理世界》第3期,第94~114页。
[10] 孙铮、刘凤委和李增泉,2005,《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经济研究》第5期,第52~63页。
[11] 吴晓灵,2008,《利用非银行金融机构破解融资困境》,《上海证券报》,2008-6-11。
[12] 杨兴全和梅波,2008,《公司治理机制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财贸研究》第1期,第134~140页。
[13] 杨毅和颜白鹭,2012,《银企关系对制造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研究——来自江苏徐州和广西柳州典型样本的证据》,《经济问题》第7期,第111~114页。
[14] 张杰、经朝明和刘东,2007,《商业信贷、关系型借贷与小企业信贷约束:来自江苏的证据》,《世界经济》第3期,第75~85页。
[15] 朱松、陈关亭和杜雯翠, 2014, 《持股金融机构、融资约束与企业现金储备》,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3期, 第1~66页。
[16] 朱松和杨丹,2015,《持有金融机构股份与企业资金配置效率》,《南京审计学院学报》第3期,第14~25页。
[17] Berger, A.N. and Udell, G.F., 2002.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ading: 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conomic Journal, 112(477): 32~54.
[18] Charumlind, C., R. Kali, and Y. Wiwattanakantang, 2006. “Connected Lending: Thailand Before the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Business, 79(1): 181~217.
[19] La Porta, R., F. Lopez-de-Silanes, and G. Zamarripa, 2003. “Related Lend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8(118): 231~268.
[20] Lu, Z. F., Zhu, J.G., and Zhang, W.N., 2012. “Bank Discrimination, Holding Bank Ownership,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6(2): 341~354.
[1] 苏冬蔚, 彭松林. 卖空者与内幕交易——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 金融研究, 2019, 471(9): 188-207.
[2] 张国峰, 王永进, 李坤望. 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现金储蓄的影响——预防性动机还是投资挤压?[J]. 金融研究, 2019, 471(9): 19-38.
[3] 刘威, 黄晓琪.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地区文化与保险需求[J]. 金融研究, 2019, 471(9): 39-56.
[4] 谭小芬, 李源, 苟琴. 美国货币政策推升了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吗?[J]. 金融研究, 2019, 470(8): 38-57.
[5] 戴亦一, 张鹏东, 潘越. 老赖越多,贷款越难?——来自地区诚信水平与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证据[J]. 金融研究, 2019, 470(8): 77-95.
[6] 唐松, 施文, 孙安其. 环境污染曝光与公司价值——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 金融研究, 2019, 470(8): 133-150.
[7] 江伟, 底璐璐, 胡玉明. 改进型创新抑或突破型创新——基于客户集中度的视角[J]. 金融研究, 2019, 469(7): 155-173.
[8] 宋全云, 李晓, 钱龙.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贷款成本[J]. 金融研究, 2019, 469(7): 57-75.
[9] 钱雪松, 唐英伦, 方胜. 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来自中国《物权法》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 2019, 469(7): 115-134.
[10] 张成思, 郑宁. 中国实业部门金融化的异质性[J]. 金融研究, 2019, 469(7): 1-18.
[11] 陈湘鹏, 周皓, 金涛, 王正位. 微观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的比较与适用性分析——基于中国金融系统的研究[J]. 金融研究, 2019, 467(5): 17-36.
[12] 梁上坤, 张宇, 王彦超. 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价值——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新探索[J]. 金融研究, 2019, 466(4): 188-206.
[13] 巫岑, 黎文飞, 唐清泉. 产业政策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J]. 金融研究, 2019, 466(4): 92-110.
[14] 余明桂, 钟慧洁, 范蕊. 民营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 金融研究, 2019, 466(4): 75-91.
[15] 郭妍, 韩庆潇. 盈利水平、支农服务与风险控制——农商行规模调整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 金融研究, 2019, 466(4): 130-148.
[1] 王曦, 朱立挺, 王凯立. 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关注资产价格?——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BEKK多元GARCH模型[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1 -17 .
[2] 刘勇政, 李岩. 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18 -33 .
[3] 况伟大, 王琪琳. 房价波动、房贷规模与银行资本充足率[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34 -48 .
[4] 祝树金, 赵玉龙. 资源错配与企业的出口行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49 -64 .
[5] 陈德球, 陈运森, 董志勇. 政策不确定性、市场竞争与资本配置[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65 -80 .
[6] 牟敦果, 王沛英. 中国能源价格内生性研究及货币政策选择分析[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81 -95 .
[7] 高铭, 江嘉骏, 陈佳, 刘玉珍. 谁说女子不如儿郎?——P2P投资行为与过度自信[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96 -111 .
[8] 吕若思, 刘青, 黄灿, 胡海燕, 卢进勇. 外资在华并购是否改善目标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112 -127 .
[9] 姜军, 申丹琳, 江轩宇, 伊志宏. 债权人保护与企业创新[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128 -142 .
[10] 刘莎莎, 孔高文. 信息搜寻、个人投资者交易与股价联动异象——基于股票送转的研究[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143 -157 .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版权所有 © 《金融研究》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10298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