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融研究  2016, Vol. 437 Issue (11): 63-79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
全怡, 梁上坤, 付宇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 100081;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上海 200433
Monetary Policy,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ash Dividends
QUAN Yi, LIANG Shangkun, FU Yuxiang
School of Accounting,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School of Accounting,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chool of Account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下载:  PDF (1655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股利分配不仅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重要方式。以中国1999-2012年沪、深A股盈利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检验了宏观货币政策和微观融资约束对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公司现金股利的发放;(2)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强化了紧缩货币政策对现金股利的抑制作用;(3)银企关联有助于缓解紧缩货币政策对现金股利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出于再融资考虑,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使得上市公司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反而发放了更多的现金股利,体现出一定的政策导向作用。本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现金股利影响因素和货币政策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我国股利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了一定启发。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全怡
梁上坤
付宇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融资约束  现金股利  银企关联  半强制分红政策    
Abstract:  Dividend distribution is not only the core conten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form of the investor to obtain investment retur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on cash dividends with the sample of A shares companies with positive profit listed o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Exchanges from 1999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1) tight monetary policy will reduce cash dividends; (2)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the companies will enh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ght monetary policy and cash dividends. (3) banking connection will reduce the effects of tight monetary policy. In addition, the semi mandatory dividend policy causes companies distribute more cash dividends in periods with tight monetary policy.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enrich the literature on the determinants of cash dividends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monetary policy, and it also provides implications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dividend policy in China.
Key words:  Monetary Policy    Financing Constraints    Cash Dividends    Banking Connection    Semi -mandatory Dividend Policy
JEL分类号:  F65   G14   G32  
基金资助: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1402198、7160912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5JGC176)、中央财经大学青年英才培育支持计划(QYP1608)、北京市会计类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衷心感谢吉利、张会丽、王红建等学者以及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但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  全 怡,会计学博士,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Email:Quanyi88888@163.com.梁上坤,会计学博士,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Email:Liang_sk@126.com.付宇翔,会计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Email:Fuyx2015@163.com.
引用本文:    
全怡, 梁上坤, 付宇翔. 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J]. 金融研究, 2016, 437(11): 63-79.
QUAN Yi, LIANG Shangkun, FU Yuxiang. Monetary Policy,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ash Dividends.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2016, 437(11): 63-79.
链接本文:  
http://www.jryj.org.cn/CN/  或          http://www.jryj.org.cn/CN/Y2016/V437/I11/63
[1] 陈栋和陈运森,2012,《银行股权关联、货币政策变更与上市公司现金管理》,《金融研究》第12期,第122~136页。
[2] 邓建平和曾勇,2011a,《金融关联能否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金融研究》第8期,第78~92页。
[3] 邓建平和曾勇,2011b,《金融生态环境、银行关联与债务融资——基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第12期,第33~40页。
[4] 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2011,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9):经济科学出版社。
[5] 姜国华和饶品贵,2011,《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会计研究》第3期,第 9~18页。
[6] 靳庆鲁、孔祥和侯青川,2012,《货币政策、民营企业投资效率与公司期权价值》,《经济研究》第5期,第96~106页。
[7] 雷光勇和刘慧龙,2007,《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现金股利行为——来自中国 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第7期,第120~128页。
[8] 李志军和王善平,2011,《货币政策、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债务融资》,《会计研究》第10期,第56~62页。
[9] 刘星、魏锋、詹宇和B.Y. Tai,2004,《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第6期,第 66~72页。
[10] 陆前进和卢庆杰,2007,《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分析——基于商业银行与企业融资方式可替代性研究》,《南大商学评论》第1期,第 23~37页。
[11] 陆正飞和韩非池,2013,《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公司现金持有的经济效应?——基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重角度的研究》,《管理世界》第6期,第43~60页。
[12] 陆正飞、王春飞和王鹏,2010,《激进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金融研究》第6期,第 162~174页。
[13] 陆正飞、祝继高和樊铮,2009,《银根紧缩、信贷歧视与民营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损失》,《金融研究》第8期,第 124~136页。
[14] 马文超和胡思玥,2012,《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与资本结构》,《会计研究》第11期,第 39~48页。
[15] 屈文洲、谢雅璐和叶玉妹,2011,《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6期,第105~117页。
[16] 饶品贵和姜国华,2011,《货币政策波动、银行信贷与会计稳健性》,《金融研究》第3期,第51~71页。
[17] 饶品贵和姜国华,2013a,《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影响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第68~82页。
[18] 饶品贵和姜国华,2013b,《货币政策、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业绩》,《管理世界》第3期,第12~22页。
[19] 沈红波、寇宏和张川,2010,《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第55~64页。
[20] 王茜和张鸣,2009,《基于经济波动的控股股东与股利政策关系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财经研究》第12期,第 50~60页。
[21] 王彦超,2009,《融资约束、现金持有与过度投资》,《金融研究》第7期,第121~133页。
[22] 魏志华、李茂良和李常青,2014,《半强制分红政策与中国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经济研究》第6期,第100~114页。
[23] 魏志华、吴育辉和李常青,2012,《家族控制、双重委托代理冲突与现金股利政策——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第7期,第168~181页。
[24] 肖星,2003,《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决策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5] 谢军,2006,《股利政策、第一大股东和公司成长性:自由现金流理论还是掏空理论》,《会计研究》第4期,第51~57页。
[26] 宣扬和杨中军,2012,《货币政策、现金股利分配与投资水平——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金融评论》第4期,第 58~65页。
[27] 叶康涛和祝继高,2009,《银根紧缩与信贷资源配置》,《管理世界》第1期,第22~28页。
[28] 原红旗,2001,《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财经研究》第3期,第33~41页。
[29] 张纯和吕伟,2009,《信息环境, 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金融研究》第7期,第 81~94页。
[30] 祝继高和陆正飞,2009,《货币政策、企业成长与现金持有水平变化》,《管理世界》第3期,第52~58页。
[31] Allen, F., J. Qian, and M. Qian. 2005.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77 (1):57~116.
[32] Bhattacharya, S. 1979. “Imperfect Information, Dividend Policy, and “The Bird in the Hand” Fallacy”.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0(1): 259~270.
[33] Burak, A. G., U. Malmendier, and G. Tate. 2008. “Financial Expertise of Directo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88 (2):323~354.
[34] Easterbrook, F. 1984. “Two Agency-Cost Explanations of Dividend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4: 650~659.
[35] Gaiotti E, and A. Generale. 2001. “Does Monetary Policy have Asymmetric Effects? A Look at the Investment Decisions of Italian Firms”. Unpublished paper.
[36] Gertler M, Gilchrist S. 1994. “Monetary Policy, Business Cycles, and the Behavior of Small Manufacturing Firm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9: 309~340.
[37] Hadlock, C. J., and J. R. Pierce. 2010. “New Evidence on Measuring Financial Constraints: Moving Beyond the KZ Index”.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3 (5):1909~1940.
[38] Jensen, M.W. 1986.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2): 323~329.
[39] John, K., and J. Williams. 1985. “Dividends, Dilution and Taxes: A Signal Equilibrium”. Journal of Finance 40(4): 1053~1070.
[40] Kim, D. W., Y. S. Lee, and K. S. Park. 2002. “Credit Crunch and Shocks to Firms: Korean Experience und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Emerging Markets Review 3(2): 195~210.
[41] Korajczyk R. A., and A. Levy. 2003.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8(1): 75~109.
[42] La Porta, R., F. Lopez-De-Silanes, A. Shleifer, and R. Vishny. 2000. “Agency Problems and Dividend Policies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e 55 (1):1~33.
[43] Lu, Z., J. Zhu, and W. Zhang. 2012. “Bank Discrimination, Holding Bank Ownership,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6:341~354.
[44] Shefrin H M, and M. Statman. 1984. “Explaining Investor Preference for Cash Dividend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2): 253~282.
[1] 谭小芬, 李源, 苟琴. 美国货币政策推升了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吗?[J]. 金融研究, 2019, 470(8): 38-57.
[2] 徐明东, 陈学彬. 中国上市企业投资的资本成本敏感性估计[J]. 金融研究, 2019, 470(8): 113-132.
[3] 贾盾, 孙溪, 郭瑞. 货币政策公告、政策不确定性及股票市场的预公告溢价效应——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J]. 金融研究, 2019, 469(7): 76-95.
[4] 姜富伟, 郭鹏, 郭豫媚.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资产价格的影响[J]. 金融研究, 2019, 467(5): 37-55.
[5] 蔡卫星. 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来自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 2019, 466(4): 39-55.
[6] 余明桂, 钟慧洁, 范蕊. 民营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 金融研究, 2019, 466(4): 75-91.
[7] 林东杰, 崔小勇, 龚六堂. 货币政策、消费品和投资品通货膨胀——基于金融加速器视角[J]. 金融研究, 2019, 465(3): 18-36.
[8] 陈雨露. 四十年来中央银行的研究进展及中国的实践[J]. 金融研究, 2019, 464(2): 1-19.
[9] 魏浩, 白明浩, 郭也. 融资约束与中国企业的进口行为[J]. 金融研究, 2019, 464(2): 98-116.
[10] 王永钦, 徐鸿恂. 杠杆率如何影响资产价格?——来自中国债券市场自然实验的证据[J]. 金融研究, 2019, 464(2): 20-39.
[11] 郭晔, 徐菲, 舒中桥. 银行竞争背景下定向降准政策的“普惠”效应——基于A股和新三板三农、小微企业数据的分析[J]. 金融研究, 2019, 463(1): 1-18.
[12] 刘行, 吕长江. 企业避税的战略效应——基于避税对企业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J]. 金融研究, 2018, 457(7): 158-173.
[13] 崔嵬. 审慎推进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两类回购改革[J]. 金融研究, 2018, 456(6): 47-55.
[14] 汪勇, 马新彬, 周俊仰. 货币政策与异质性企业杠杆率——基于纵向产业结构的视角[J]. 金融研究, 2018, 455(5): 47-64.
[15] 屈依娜, 陈汉文. 现金股利政策、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J]. 金融研究, 2018, 455(5): 191-206.
[1] 王曦, 朱立挺, 王凯立. 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关注资产价格?——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BEKK多元GARCH模型[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1 -17 .
[2] 刘勇政, 李岩. 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18 -33 .
[3] 况伟大, 王琪琳. 房价波动、房贷规模与银行资本充足率[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34 -48 .
[4] 祝树金, 赵玉龙. 资源错配与企业的出口行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49 -64 .
[5] 陈德球, 陈运森, 董志勇. 政策不确定性、市场竞争与资本配置[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65 -80 .
[6] 牟敦果, 王沛英. 中国能源价格内生性研究及货币政策选择分析[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81 -95 .
[7] 高铭, 江嘉骏, 陈佳, 刘玉珍. 谁说女子不如儿郎?——P2P投资行为与过度自信[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96 -111 .
[8] 吕若思, 刘青, 黄灿, 胡海燕, 卢进勇. 外资在华并购是否改善目标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112 -127 .
[9] 姜军, 申丹琳, 江轩宇, 伊志宏. 债权人保护与企业创新[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128 -142 .
[10] 刘莎莎, 孔高文. 信息搜寻、个人投资者交易与股价联动异象——基于股票送转的研究[J]. 金融研究, 2017, 449(11): 143 -157 .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版权所有 © 《金融研究》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1029882号-1